孩子开学“新装备”普遍超千元 家长直呼伤不起

2023-11-09 07:59:42 bb平台体育下载

  微调查 本报微调查显示,近五成家长的花销在1500元以内,5000元以上的占近一成

  专家说 “定位神器”和“高大上”的文具着实没必要,易分散孩子注意力,还易引发攀比

  近日,有个问题困扰着黄女士: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回家说,班上的同学买了定位手表,她也想要。要不要给女儿买?黄女士问了同事陈女士。陈女士的儿子也上大班,最近同样吵着要买定位手表。陈女士说,一块定位手表要七八百元,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又贵又不实用,因此她坚决不买。

  开学一个月了,新生们已越来越适应校园的生活,同学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多。一些学生开始展示自己的新“装备”:定位手机、定位手表、带电机的卷笔刀、“海淘”的书包、多功能的文具盒等。在家长QQ群、微信群里,也有不少家长在“晒”各类新奇且价格不菲的“装备”。有家长直言,开学才一个月,买各类文具用品就花了过万元。有些家长在围观,犹豫着要不要买,也有一些家长直呼“伤不起”,不仅因为价格不菲,更担心孩子受此影响,养成攀比、不正确的消费观等。

  开学一个月,您给孩子买文具花了多少钱?上周,本报记者就此发起了一项微调查,参与调查的近500人中,66%为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新入学学生的家长。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:26%的受访者开学一个月花了100元至500元,13%的花费在501元至1000元之间,10%的花费在1001元至1500元之间,21%的花费在1501元至2000元之间,16%花费在2001元至3000元之间,6%花费在3001元至5000元之间。此外,还有4%的父母买文具的花费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,4%的花费在10000元以上。

  参与调查的10%家长称,有“海淘”学习用品,比如日本进口的水壶,一个就要200元左右。23%的家长有购买定位手机、定位手表等电子科技类产品。50%的家长有购买卷笔刀,价格在2.5元200元之间。在最大的一笔花销调查中,最多的为购买课外辅导软件1700元,其次是手机1500多元,点读机698元,定位手表400元-800元,校服300多元,书包305元等。

  在关于根据什么来买孩子的学习用品调查中,93%的父母选择性能好价格低,且实用性强的,只有7%的父母根据孩子的喜好,或者看班上同学买什么就跟着买。

  对于花大钱给孩子买进口学习用品,4%的家长认为若条件允许,给孩子买贵重的东西,是人家的生活方式,无可厚非。喜欢购买进口文具的家长一般是看中产品的实用性,认为进口的更有质量保证,并不是为了攀比而去买进口产品。56%的家长则认为进口产品性价比不高,还有40%的家长认为会造成孩子攀比等不良行为。在参与调查的近500名家长中,多数认为对于购买孩子的学习用品,要经济实用、质量有保证、合格安全,与进口与否无关。

  iPad3500元、英语学习软件1700元、手机1500多元、定位手表700元、书包305元、校服300多元、水壶180元、文具盒58元、铅笔58元、橡皮擦49元、跆拳道课程2400元、游泳课1000元、游泳装备550元这是今年刚上初一的小进开学一个月的花销,妈妈郑女士说,一个月不到各种花费已超越1.2万元。

  郑女士说,买英语学习软件刚开始是因为班上同学都在试用,试用期免费,后来小进说挺好用的,就跟玩游戏一样。郑女士心想孩子感兴趣,兴许以后有助于英语学习,所以最终决定买了。而买iPad是为了方便小进上网学英语,至于手机、定位手表,小进班上好多同学都买了,小进回家也表示想买。郑女士说,她在家长群里确实也听到好多家长说给孩子买了定位手表、手机,所以最后为了不让小进在同学面前难堪,也就咬咬牙买了。

  在小进的花销中,游泳、跆拳道培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。郑女士说,自己和小进爸爸都是工薪阶层,这样的开支对他们来说不算小数目。郑女士说,这两项都是小进感兴趣的,也是基本技能,所以就都报名了。对于开学一个月就花了那么多钱,郑女士自我安慰:“好在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长久使用的,心疼一次就好。”

  6岁的瑶瑶这学期刚上小学一年级,开学不到一个月,她的妈妈已经从荷包里掏出1000多元买学习用品。妈妈说,这些都是最基本的、必需的用品!如果要讲究点品质,那至少得花几千元。

  这些钱都买什么了?瑶瑶妈妈列出了花费清单:校服、球鞋、书包、文具瑶瑶妈妈说,学校要求买个能听写英语的,幸好瑶瑶在读幼儿园时就买了点读机,能与小学课本同步更新,否则,又要多花1500元。这还没有算上瑶瑶上午托、晚托班的花费。

  瑶瑶妈妈说,她买的大多数都是必需的,比如校服、运动鞋、书包。但是像高价的定位手表、手机等,她觉得实在没必要。所以,在文具方面,什么实用买什么,5元钱能搞定的,坚决不买50元的。

  不过人人都有爱美之心,特别是小女孩。看到许多同班同学都有漂亮的文具,瑶瑶也很羡慕。妈妈不给买,她就缠着爸爸,不过爸爸同样“有原则”,和妈妈站在同一阵线上。瑶瑶只好求助大姨和小姨:“这个当我生日礼物,可以吗?”

  “85后”妈妈肖女士自称是同年龄段妈妈中比较节俭的,即便如此,她还是花了1000多元。开学前夕,肖女士带儿子去了一趟商场的文具专柜,一次就花了300多元。铅笔、文具盒、书包、橡皮看似小玩意,但是都很“烧钱”。

  肖女士说,她已经很多年没逛过文具专柜了。这次去买文具,才发现现在的文具都做得很漂亮,可是价格也不菲。比如,一个双层的文具盒就要50多元,一个削笔机也要十几元。孩子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文具,就两眼放光,以为是玩具。肖女士想挑便宜一点、实用一点的,儿子却抓着那些好看的不放手。

  母子俩在商场里“谈判”了半天,最终以买一个200多元的书包,加上100元的“自主使用券”收场。肖女士告诉儿子,书包可以买好一点的,但是其他的文具不一定要买贵的。“我就给你100元,你要买齐铅笔、橡皮、文具盒、水彩笔等文具。这么多东西你自己挑,但是总共只有100元。如果文具盒买贵了,其他东西就只能买便宜的。”

  肖女士的另一笔大开支是给儿子买的电线多元。这个手表本来不在肖女士的采购计划里,不过,因为好友家的孩子今年也上小学,好友在暑假买了一套课外读物送给她的儿子,肖女士就想送点回礼。上网搜了半天,看到最近很火的电话手表。“孩子还小,买这个就当是花钱买放心吧。”肖女士说,于是她买了两个定位手表,一个送出去,一个留给儿子。

  龙女士的儿子这学期上初一,与很多同龄孩子不同的是,她觉得儿子实在太省心了!开学一个月,总共花了不到100元,而且都是必需品。

  这不到100元是怎么花的?63元买了校服,再买了两本书和两个魔方。龙女士说,这就是儿子开学一个月的全部学习用品花销。开学初,学校发了一张问卷,问是否要带手机,儿子果断地摇头:“带手机干什么?”龙女士想,既然他都觉得没必要,那就不买吧。

  龙女士说,儿子上学,钱包里从来不带钱,不买饮料,不买零食,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得饱饱的。前几天,她有事怕赶不回家做饭,就塞了20多元给儿子,结果她当天又赶回家了,儿子还是回来吃了饭。第二天,儿子学校有事,很晚才到家,龙女士还埋怨他:“怎么不先买点东西填下肚子啊?”儿子告诉她,自己都忘了书包里还有钱。

  儿子不买手机,不买游戏机,啥玩具都不要,简直是省心到家!龙女士说,儿子上小学时,她就有意培养这个好习惯。儿子幼儿园毕业,她就告诉他:“从此以后,你就不能买玩具了,只能买学习用品。”上小学一年级时,他还有点把持不住,有一次偷拿存钱罐里的钱去校门口买了泡泡糖,妈妈发现后,被说了一通。从此以后,他要买什么,事先都会跟家里人商量。

  儿子不爱花钱,多年下来,龙女士也习惯了。偶尔带儿子去超市,她还会主动问,要买什么吗?这个要不要?那个需要吗?儿子总是摇摇头,对零食、水果都不感兴趣。

  林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,之前一家人都在新加坡,女儿也在那念书,文具一般都在一家日本品牌店里买的。女儿偏爱这个品牌的文具,特别是自动笔芯。回国后,发现该品牌的自动铅笔芯一盒要50多元。后来,女儿自己提出不想用了,买普通笔芯就好。

  方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初三,买的也是该品牌的笔。方女士说,因为认为这个牌子的笔质量好,用得舒服,因此贵点也没关系。方女士说,虽然自己家并不富裕,但是文具只要不是贵得很离谱,又比较好用的话,还是会买。不过,最近女儿也提出,买普通的笔就可以了。

  林女士和方女士都表示,毕竟大多数同学都是用普通的笔,孩子们可能想跟同学保持一致,所以就拒绝再买了。

  厦门实验小学翁海芳老师说,学校并不鼓励家长给孩子买那些价格不菲、花里胡哨的文具。一般在开学前的家长会上,老师也会建议家长,给孩子买学习用品要以实用为主。因为这些漂亮的文具放在课桌上,孩子会忍不住想玩,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,影响学习。同时,这也有一定的可能引起孩子之间互相攀比。

  对于定位手表,翁老师的看法是,没必要买。比如在实小,学校会给每个孩子办一张卡。校园门口有一个感应系统,孩子进出校门都会有感应,家长就会收到信息。而校园之外的时间,孩子基本都跟家人在一起,所以定位手表并没多大用处。

  在有着“贵族学校”之称的英才学校,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都比较好。市面上能看得到的电子学习用品、新鲜玩意,一般也有学生购买。该校陈炳辉老师说,英才是寄宿制学校,学校不建议孩子把贵重物品带到校园里,因为孩子在校学习所需的,学校都可以提供。

  翁老师说,现在的年轻家长比较舍得投入,认为经济条件允许,为啥不给孩子更好的。也有的家长比较理性,虽然买贵的,但前提是合适的。每个年代家长的观念可能不一样,并没有孰对孰错之分。(文/记者 林珊 郭文娟 李小庆 图/刘东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