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美人物报道】苏艺萍:让读者爱看书 能看上好书

2024-03-08 07:24:14 贝博ball登陆

  闽南网9月7日讯(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姚珊红 实习生 吴圳烽 文/图/视频)有人说,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。在古城的繁华烟火中,就藏匿着这样一所国字号“大学”鲤城区图书馆。建馆15年来,馆长苏艺萍和同事们倾注了“图书馆人”的全部心血,不余遗力地“播种”书香。

  有人说,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。在古城的繁华烟火中,就藏匿着这样一所国字号“大学”鲤城区图书馆,每天来这里报到的,既有五尺微童,也有花甲老人,它深受厝边头尾的喜爱。

  建馆15年来,馆长苏艺萍和同事们倾注了“图书馆人”的全部心血,逐渐完备图书馆服务,举办特色读书活动,还推动建成了4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6个百姓书房,不余遗力地“播种”书香。今年,该馆被评为国家县级“一级图书馆”,这是自2004年开馆以来连续三次获此殊荣。

  这座咱厝人自己的图书馆,位于涂门街得月楼,共有三层。2楼为电子阅览室、报刊阅览室、少儿图书室以及期刊阅览室;3楼为外借室、地方文献室、采编室;4楼为库房、储藏间。

  2003年10月,在鲤城区委、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,区里准备筹建一座区级图书馆,原本在教育系统工作的苏艺萍因工作需要被调来帮助筹建工作。多年后想起改变人生轨迹的这一天,苏艺萍印象非常深刻。当时,她从装修的围栏里弯腰进到了2楼看了一眼,尽管眼前的场馆又脏又乱,可想到这里很快就要变成图书馆,她却信心满满。

  筹建之初的半年时间里,苏艺萍和另外两个女生,几乎每天早出晚归,操持着图书馆的一切事务,从打扫卫生、添置桌椅,到图书的搬运、加工、录入、上架等。工程量最大的是开馆要上架的5万册图书。每一本图书购买来后,需要经过贴条形码、封膜、盖印等十余道手工工序,还要待电脑录入信息后,才能上架。

  天气闷热难耐,馆里没有空调,她们买了几把电风扇,没日没夜地进行图书加工。因没有装订机,她们还学会了手工装订、钻孔,自己买了针线缝书。到了寒冷的冬天,几个女生的手常被线弄伤,严重的甚至手指都开裂了。

  慢慢的,图书馆所需的物件一样一样添置了起来,似模似样。2004年7月份,图书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。为了招揽读者,苏艺萍打印了很多宣传单,把办理借书证的过胶机直接带到了周边的住宅区、学校和文化宫,现场帮有需要的读者。

  回忆从前,苏艺萍坦言,即使图书馆现在上了轨道,自己的生活依旧被工作占据着大半。一年365天,除了周二下午闭馆,图书馆每天都照常开放。每年大年初一,苏艺萍都是在值班中度过。随着女儿逐渐长大,她才意识到,每年自己都给女儿买新衣服,但好多年没见过她新年穿新衣的样子。

  隔行如隔山,从教育跨界到图书馆,苏艺萍也一度很不适应。“图书管理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,当了这么多年馆长,我经常还要向同行请教、参加培训。”在图书馆工作期间,热情满满的苏艺萍进修了图书管理学、信息学,还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,发表在各类专业刊物上。

  说起图书馆工作,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份“岁月静好”的工作,其实不然。每位图书馆人的一天,重复而枯燥,简单概括起来就是、借书、上架、整理。图书上架麻烦,整架也很复杂。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编号,工作人需要按照标签页为每一本排序。读者归还书本后,工作人员还要归类破损书籍,根据破损情况及时作出处理。

  在苏艺萍看来,“书本是没有寿命期限的”,每周二下午的闭馆时间,常常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集体修书的时间。

  因为人手不足,苏艺萍和其他同事往往都要身兼数职。她形容“我的工作更像是物业工作人员”。平日里,她还要处理馆内的很多问题,如房屋维修、水管漏水、空调架老旧等,还得“盯”着周边店铺,比如附近餐饮商家的排烟气味问题、音响问题等。

  这些可能会影响藏书、干扰读者的问题,都由她协调解决。不过,令她欣慰的是,读者们的反响很好,也很爱惜图书馆的公共财物,比如供读者使用的桌椅,就是从开馆一直使用至今的。

  在苏艺萍和其他同事的坚持下,图书馆的环境慢慢的变好,既有舒适的桌椅,也有清凉的空调和茶水,厝边头尾们都喜欢来这里看书、聊天、休息。

  喜欢阅读地理、军事杂志的老李,每天下午3点准时会到图书馆来报到。他说,退休后没事干,图书馆不仅离家近、环境好,报刊杂志的更新也很及时,是看书打发时间的好地方。

  五年前,老黄路过图书馆进来看了看报纸,就成为了这里的“熟面孔”。每天下午,他带着老花镜和水杯,雷打不动来看报纸,“这好像都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了”。

  寒暑假期间,图书馆的人气最旺,苏艺萍总会特意多买一些水杯,方便读者渴了能喝上茶水。每天重复相同步骤,面对这些琐碎,可奇怪的是,苏艺萍对这份工作却越来越喜欢。她说,这份像物业的工作,自己会从始至终坚持下去,直到退休。

  十几年来,作为馆长的苏艺萍恪尽职守,积极在辖区推动百姓书房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。今年夏天,鲤城区开元街道文化站、侨光文创园、金山社区活动中心、坂头社区活动中心、和平社区活动中心及卓辉金色外滩的百姓书房正式推出,藏书丰富、环境优美。

  苏艺萍说,考虑到附近小区住户多、又有学校,于是有了在此处建设百姓书房的想法。为方便读者借还书,鲤城区图书馆还采用了总分馆建设模式,与百姓书房实现了“通借通还”管理制度,借阅互通。

  而分布在鲤城区南环路、新门街源和1916、金山社区、学府路的4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,也是苏艺萍带着卷尺,走街串巷一个个选定的。

  近年来,鲤城区图书馆还积极开展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图书漂流、423世界读书日等相关的读者系列活动,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。2014年,鲤城区图书馆在北门街六井孔、华侨新村5排5号、西街美好生活小酒馆等12个地方,推出了“图书漂流活动”,邀请书友捐赠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,由图书馆统一贴上漂流书签和印章,投放到各漂流点,为群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。这种无需借书证、无需付款押金,也没有借阅期限的读书活动,听起来有点浪漫。

  “来图书馆不一定要看书,也可带着自己的书、耳麦和电脑。我认为,图书馆应该是让大家感到舒适并喜爱来的地方。”闲不下来的苏艺萍,如今一方面操心着图书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另一方面还想再建一个分馆,组建一支更为专业的团队,跟老城区的图书馆互补。苏艺萍说,这一切都是为了“让读者爱看书,能看上好书”。